/

行動實驗表演十年大事記

資料整理/巫祈麟   原刊於 破週報復刊337期 封面故事



▓1994

◎2月,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由「迷你藝術節」轉型而來,邀請早期以舞蹈劇場作品知名的陶馥蘭發表《子不語-末世紀啟示錄》、紙風車劇團創作《紙風車狂想曲》、相聲瓦舍進劇場說相聲、古名伸編作《九四敦北事件》;蕭渥廷在此創作《過度愛情1001夜之二-一個新娘.五個尪》。
◎9月,由吳中煒、林其蔚、馬惠中等人策動自發性跨領域展演於永福橋頭舉辦「破爛藝術節」,集結了大量邊緣非主流次文化力量,和國內外地下噪音實驗團體與前衛表演藝術者,爆發解嚴後最令人驚異的原爆力量。隨後,同一干人又舉行隔年「空中破裂節」與「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季」,此種原生暴亂性格又移植到位於桃園的「龜山工廠」集結各領域的地下藝術工作者,直至2001年,人鳥獸散。
◎10月,蔡瑞月「中華舞蹈社」面臨拆除危機。三十幾個藝文團體在颱風夜裡輪流接力演出「台北藝術運動-從這個黃昏到另一個黃昏」,蕭渥廷等三名女性舞蹈家更以《我家在天空》舞碼,在風雨中把自己身體用吊車懸掛在十五層樓的高空中,擺盪二十四小時,在當時引起媒體高度關注,力保具有時代歷史意義的舞蹈社。
◎立法院通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成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基金會階段性業務藍圖規劃為四個面向,分別是「研發」、「補助」、「獎項」與「推廣」。經由補助與獎項鼓勵藝術工作者長期從事創作、推廣藝術教育;致力於推廣的運作,將藝文資訊傳遞給藝術工作者與社會大眾。亦正式開始國內表演團隊寫報告拿補助的常年生態環境。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與誠品書店中山店聯合舉辦〈人間劇展〉。企圖開拓多樣性的表演空間。然而在這過程中卻響起了「小劇場被官方收編」的聲音。王墨林甚至憤而聲稱「小劇場已死!」
◎戲盒劇團成立,最初是由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第八屆畢業學生張鳳書、杜思慧、吳世偉、呂羿慧、戴立忍等人組成核心團員並吸收其他劇場菁英共同合作。(劇團在1995年演出《年少輕狂》以後曾短暫休眠,1998年至今主要導演創作者為杜思慧)
◎極體劇團由吳文翠創團,6位受過第一代優劇場表演訓練的表演者所組成,承襲優劇場之訓練理念:在身體訓練及創作風格上企圖找到人類心靈中最原始的、純粹及最深遂的表現元素。
◎甫創團一年的綠光劇團推出歌舞劇《領帶與高跟鞋》在台北藝術教育館演出,連演連滿二十場,是為開創台灣歌舞劇之先鋒。
◎密獵者劇團由皇冠劇廣場支持成立,平珩為藝術總監,劇團演出由鴻鴻負責統籌、執行,志在網羅受過專業訓練的劇場工作者,展開長期有計畫的經典劇作搬演。
◎優劇場《優人神鼓》於台北市木柵山上老泉劇場,開始推出優人神鼓表演形式。

▓1995
◎8月1日,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成立。
◎12月15日,「表演藝術聯盟」正式登記為人民社團。
◎「果陀劇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果陀自此開始推出中文音樂劇。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成立,首演《甜蜜生活》。
◎裝置藝術家黃文浩成立了在地實驗,初期以人文思潮的激盪與紀錄為主,舉辦了多場人文論壇講座。爾後,網路興起已成不可擋之趨勢,成立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將兩年來成果上網,為台灣多樣的當代藝術留下見證。
◎台北藝術大學(原關渡藝術學院)成立劇場設計學系,為國內國內唯一專門研究劇場設計及相關理論之學系。
◎台灣渥克劇團於公館開設「台灣渥克咖啡劇場」,並舉辦「四流巨星藝術節」,造成台北一股小劇場熱潮,使當地成為小劇場演出最頻繁之場地,直至1997年7月結束營業為止,已累積逾250場之戲劇、音樂、演講、展覽等各類活動,觀眾亦逾一萬人次,當時並引發B-SIDE、魯蛋、堯樂、地下社會…,多處咖啡劇場跟進,引起風潮。
◎彭雅玲創立口述歷史劇團「歡喜扮戲團」。成員以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為主,將成員生命經歷的故事編輯成「台灣告白系列」。

▓1996
◎5月,文建會舉辦首屆「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1986~1995台灣小劇場)」。
◎7月,「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成立。
◎8月,台灣解嚴後所湧現的前衛劇團之一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靈魂人物田啟元,於29日病逝。田啟元生前共為臨界點編導近30部劇作,島內小劇場界痛失創作中堅。
◎首屆「小亞細亞戲劇網絡」舉辦,為台港日三地藝文機構針對小劇場活動所組成的交流組織;1997年起,網絡由香港結連至東京、台北、北京、釜山各城市,於台北,由平珩「皇冠小劇場」擔任連結橋梁。
◎由B-SIDE劇場舉辦第一屆〈女節〉,為國內首見以女性議題及女性創作者為主題的戲劇節。
◎劇樂部劇團由林思偉、謝其文、王瀚德發起成立,因為「演戲、做戲是一件快樂的事」故名為劇樂部,並以「戲劇使人快樂,發現生命中的樂趣」為劇團創作及經營目標。
◎金枝演社首演《台灣女俠白小蘭》野台戲,首創將台灣原生的「胡撇仔戲」搬上現代劇場。以卡車作為舞台,隨流動夜市四處流浪演出。此後歷年受邀巡迴不輟。
◎由台灣渥克劇團導演陳梅毛,為改善小劇場生態與文化空間貧乏問題,致力開拓藝文空間與小劇場團體串聯,強力催生台北小劇場聯盟並為第一屆理事長,爭取市政府開放舊中正二分局(今牯嶺街小劇場)為藝文空間,嘗試公辦民營藝文空間營運。

▓1997
◎4月,台灣第一座民間劇場,台北第一座民營的中型多功能表演藝術廳【新舞台】,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獨資營運正式開幕。為國內表演生態注入新象。藉多功能場地的優勢,不但邀請台灣各類重要表演團體蒞臨演出,更陸續推出"We are Family" 親子兒童節目系列;「新舞風」現代舞系列以及「新傳統」傳統戲曲系列,獲得愛藝者廣大迴響。
◎9月,舞蹈空間舞團、皇冠小劇場與亞洲主要城市共同舉辦「小亞細亞-亞洲小劇場網絡」。
◎9月,烏鶖社區教育劇場劇團與赤崁文史工作室、雲林縣女權會合作,在第二屆〈雲林新故鄉〉文史研習營中,主持社區劇場活動,對象為雲林籍大專學生,並首次以Augusto Boal的民眾戲劇技巧,引導參與者發展出〈六輕隔水道〉、〈黑金政治〉、〈軍中人權〉等三齣戲。首開劇場與地方文史工作結合的先例。
◎以「推廣藝術活動」為成立宗旨的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為台北市政府籌劃製作首屆台北藝術節之際。
◎「創作社」成立,由一群人年屆三、四十歲的劇場精英包括王孟超、李慧娜、林靜芸、周慧玲、紀蔚然、黎煥雄、魏瑛娟等人,集黨結社組劇團。創團首演為紀蔚然編劇黎煥雄導演《夜夜夜麻》在新舞台演出。
◎金枝演社《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在台北舊酒廠(今華山藝文特區)做正式演出引發警方關切,甚至把藝術總監王榮裕帶回警局備案。引起藝文界眾所關注,藝術家們為這片原本被規畫為立法院用地的閒置空間走上街頭、遊說立委、組織協會,為台灣活化閒置空間史揭開新頁。「華山藝文特區促進會」並於稍後成立。
◎百樂門大戲班由陸綿綿等人集合松山商職夜間部戲劇社、東南工專戲劇社和華僑中學戲劇社為班底所組成。推出創團作品時團員都還17歲,但堅持所有的原創作品都是由團員自行創作,每部戲的形成過程皆環繞一中心意念來發展。

▓1998
◎3月,「差事藝文中心」開幕,展開一系列藝文活動,舉辦「亞洲的吶喊夢迴亞洲街戲劇節」。與菲律賓「亞洲民眾文化協會(Asian Council for People’s Culture)」合作舉辦《亞洲的吶喊3-夢迴亞洲街》聯合匯演,共邀請亞洲八個國家的劇場工作者共同演出,其附設聶魯達咖啡館也隨之成為藝文人氣蓬勃之場域。
◎5月,「台北小劇場聯盟」舉辦首屆「放風藝術節」。入選作品包括百樂門的《寂寞的十九歲》、臨界點《自話》、尤宗文《地下B1》、郭文泰《出山》、俳遊場《胸廓造口移植術》、風箏(小陸與Social)、《莖牲姦窖SCREAM》共計六個節目,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首次邀請台灣團隊演出。
◎11月,文建會網路劇院成立。
◎11月,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售票系統正式成立。使售票系統不再有「年代」獨大的局面。
◎南華大學成立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課程除了強調後設的美學訓練與當代思潮引介,舉凡視覺與表演藝術皆為其關注目標。
◎身聲演繹社創立,與匯川創作群合作《螢生物》系列。

▓1999
◎3月,被反核團體形容為反核四最後決戰的「三二八反核大遊行」,號召兩千多名反核民眾走上街頭,從原子能委員會步行到監察院,沿路高喊「撤銷核四建照,反核救台灣」口號,向政府傳達反核四主張。遊行隊伍經過台電大樓前時,除高喊口號要求台電董事長席時濟下台,並表演「核電幽靈行動劇」。
◎蔡瑞月「中華舞蹈社」經多方奔走多年下,正式被台北市政府列入古蹟,卻突然失火,許多珍貴的資料、相片亦付之一炬。實為表演藝術界一大憾事。
◎5月,1991年汐止吳宅發生血案,警方預設此案非一人所為,便對犯者王文孝嚴刑逼供,在一連串矛盾亂造的名字中,牽連出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個年方十八的少年。涉世未深的少年自此經歷了惡質司法最無情的戕害,從逮捕、羈押、搜索、逼供都充滿暴力違法,最後,法院竟在缺乏積極証據的情形下,端賴刑求得來的自白宣判死刑。九年後,由台灣人權協會發動多個民間團體發起「走向黎明」行勳。優劇場*今優人神鼓)亦聲援救援行動,於濟南教會演出。
◎六月,台中二十號倉庫正式啟用,為該時的台灣省文化處閒置空間再利用「鐵道藝術網絡計畫—鐵道藝術村」中,第一個開創試辦點。
◎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五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地震,瞬間讓原本寧靜的夜晚,變成驚懼心碎之夜。在災變同時,有多個表演團體終止例行演出及排練活動,及赴災區參加捐輸。這場浩劫,對藝文界也產生眾多影響,許多演出活動被迫終止。文建會稍後也成立補助專案徵選團隊,讓藝文團體下鄉演出撫慰災民受創心靈。
◎國內第一個以現代偶戲為發展方向的團體—「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在一群熱愛偶戲及具有劇場專業工作經歷的同好催生下成軍,同年10月29日首次公開舉行作品《偶戲大觀園》。
◎11月,歷經三任市長的努力、議會連續數會期的激辯與協商、藝文界各方的期待與注目高潮迭起的醞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運作,為全國第一個地方文化事務專責機構,並將國際城市與國內各縣市藝術文化交流、古蹟與傳統藝術文化資產保存、藝術文化輔導與推廣列為推動工作要點。首任文化局長為知名文化評論作家龍應台擔任,憑其獨特的個人魅力與思維方式,在兩年任內,主要推動「亞太文化高峰會議」,邀請十四國家、四十四個城市的市長與文化首長一起到台北開會,討論亞洲城市如何以文化為主軸結盟。台北市成為第一屆「亞太文化之都」的主辦城市,兩年後舉辦「亞太文化季」。推動全國第一個「古蹟審查委員會」及全國首創「老樹保護」製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引進企業的贊助來進行修復古蹟,像是台積電贊助文化局六千萬元修復中山北路的原美國駐台領事」成為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廣達電腦教育基金會出資兩千萬籌建台北國際藝術村;也與台積電、宏碁及鴻海等高科技龍頭合作,以官辦民營方式成立「當代藝術基金會」,出資協助當代藝術館的經營,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親自擔任當代藝術館董事長。
◎身兼詩人、劇場及電影導演鴻鴻(閻鴻亞),為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系列二十冊。

▓2000
◎6月,表演工作坊之外表坊時驗團成立,李建常任創團團長、陳柏維任藝術總監、符宏征為特約導演,提供人才濟濟的劇場新生代一個大展身手專場。
◎8月,差事劇團於台北華山藝文特區搭建一座台灣首見手造圓形帳篷,舉辦「2000跨界身體露營-裂縫呢喃帳篷戲劇節」,演出團體包括日本表演者花上直人、秦之舞踏團體、音樂工作者大熊亙與阪本弘道、來自災區的石岡媽媽劇團、以及「野戰之月」與差事劇團。
◎由鴻鴻策劃皇冠劇廣場結合魏瑛娟、傅裕惠、鴻鴻、陳梅毛、黎煥雄等五位劇場導演推出《台灣文學劇場》系列演出。
◎八月,台北藝術大學設立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即是著重於文化行政、藝術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並與政治大學商學院進行策略聯盟,由政大商學院協助北藝大開設經營管理、行銷策略學程,並於十月辦理「亞太藝術論壇」大型國際藝術活動,推展國際學術交流。
◎經營三年之後、國內第一個為表演藝術專設的網站3P 表演藝術資訊網,因為營運困難在八月底面臨關站。
◎11月,由環保聯盟、綠黨、人本基金會所組成的「非核家園行動聯盟」,在十二日下午舉辦盛大的反核遊行。據主辦單位稱此次參與的民間團體超過180個,分別來自環保、婦女、原住民、勞工、教改、宗教、社福、文化、學界、醫界等各界,而遊行人數粗估約超過五萬人,可以說是今年自選舉以來最大的一場社會動員。沿途主辦單位在金山南路、新生南路之間的信義路,佈置了數十張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的展現環境被破壞之前台灣海洋美麗的生態大幅照片,並以裝置藝術和行動劇來宣導反核理念,最後遊行隊伍聚集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主辦單位也安排了「核四怪獸」行動劇,此外還有交工樂團、朱約信、小刀等歌手來為反核遊行嗆聲。
◎四月中旬,跨界文教基金會結合差事劇團、遠足影像製作社以及台灣民眾音樂研究社成立「吹鼓吹災區藝文工作隊」,在埔里、和平鄉雙崎部落,以及石岡三地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攝影、歌謠、以及戲劇等課程,希望藉由外界資源,協助災區民眾。並12月隨後成立「石岡媽媽劇團」這群石岡媽媽們,在身為人母、人妻、與果農(或早餐店老闆)的多重身分下,透過戲劇的方式,展現出台灣農村婦女生命的韌性與母性本能令人撼動,也意味著災後重建的一個新的契機、與災後的一個另類思考。
◎年底,台灣渥克劇團一、二代四位編導:陳梅毛、張碩修、阮聞雪與邱威傑聯手推出四個導演合作的《渥克一夜節》,宣示在沈寂歸納重組一段時間後,台灣標榜最惡搞的劇團,邁向新世紀。

▓2001
◎2月,當時行政院長張俊雄宣佈核四復工,反核國家聯盟共同發起「224反核大遊行」,獲得來自綠色陣線、動物社會研究室、都市改革組織OURS、天主教男女修會會長聯合會正義和平組、 美濃愛鄉協進會、東勢愛鄉協進會、洪雅書房......等團體個人的連署及到場加入行動。而工運團體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更在當天到場聲援,加入「反政黨綁架行動」。來自台大大新社、台大大論社、東海人間、輔大黑水溝、北大青年社、世新台研社等學生社團組成的「反核學生隊」,在遊行隊伍到達凱達格蘭大道時,以人牆拉起「無恥民進黨公職退出遊行」等布條,試圖阻擋總指揮車前進,嚴厲批評陳水扁就宣佈核四續建,競選政見跳票,並要求民進黨公職退出遊行,表達拒絕反核運動被政黨綁架的訴求,最後並演出行動劇,揭露台灣是在美國鴨霸的態勢下,購買核能機組,復建核四。
◎教育部顧問室推動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資料中心計畫,在成立台北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資料中心」。以蒐集亞太地區表演藝術資料為主旨,所採購的資料依學科類別分音樂、舞蹈及戲劇、跨領域類等四類,內含等世界音樂、民族音樂、應用戲劇、劇場社會學、劇場設計理論與實踐、劇場治療、劇場教學、亞太地區舞蹈、世界舞蹈、舞蹈理論、藝術表演等主題。
◎中山大學成立藝術管理研究所,並將立所定位在表演藝術為主,並以文化政策、藝術管理(包括展演藝術團體管理、藝術經紀公司經營、劇場經營管理)為主要發展方向。
◎前身為國立藝專術專科學校位於板橋之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正式更名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2002
◎六月,王墨林邀請日本的行為藝術家霜田誠二(Seiji Shimoda),在華山藝文特區戲塔區舉行在三天「行為藝術工作坊」(Performance Art Work Shop)外加星期六、日兩場國內外觀摩演出。復活島內沈寂好一陣子的行為藝術,隨後有國內有志此道者加入交流,並幾乎每年舉行台北國際行為藝術節。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承接「紅樓劇場古蹟再造」的重任,經營管理台北第一個茶館劇場、以創意空間與常民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覽館
◎位於關渡之國立藝術學院改制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藝大成立表演藝術研究所,主要以表演藝術的學術理論與評論為研究方向。致力發展表演藝術學門之音樂、舞蹈及戲劇領域學術理論外,並將落實表演藝術評論觀點之客觀化、實質內容之學術化。
◎政府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列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中的一項,並交由四大部會分別扶植十三項產業,而其中文建會負責輔導的四項產業類別分別為: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文化展演設施。

▓2003
◎4月十二日,台灣一干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反戰團體,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的信義路上表演行動劇前的反戰行動劇,員警率領著替代役男瘋狂衝出,強力推擠演員與遊行群眾,並將差事劇團演員段惠民與參與協助演出的世新草根工作室同學李孔穎逮捕。兩位被捕的反戰人士雖稍後釋放,差事劇團也即刻發表聲明。
◎中華技術劇場協會帶領國內劇場設計精英及相關科系學生參與捷克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Scenography and Architecture)。
◎北藝大成立堪稱是華人世界裡的第一所戲劇博士班。以「身體文化」做為研究論述的主要發展方向。該校並同時成立劇本創作研究所,為國內第一個以劇本創作為主要發展研究目標之學術單位。同時,將五年制的大學部改制為四年制。
◎長期浸淫前衛藝術實驗及劇運的資深劇場工作者陳明才(阿才),於八月底在台東都蘭鼻海域投海失蹤,九月十四日下午四點在台東縣新東糖廠「糖廠咖啡屋」前廣場舉行告別聚會,並展出陳明才的文字、影像、畫作、雕塑等作品。隔年,阿才的妻子逗小花(柴美玲),失去摯愛之後,開始一趟自我療癒的心靈旅行。由地球出版社發行《蜜月祭》以茲感恩與紀念。
◎11月,跨界文化基金會策畫暨執行台北市文化局主辦之「亞太小劇場藝術節」,以「臨近的亞洲」、「遠方的亞洲」、「夢見亞洲」三大策畫方向,邀請印尼、香港、伊朗、孟加拉、越南與台灣等劇場中堅團體與個人,舉辦為期九天的觀摩演出及論壇。
◎由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北兵馬司劇場、北京娛樂信報、台灣表演工作坊、北京對外文化交流公司等單位聯合發起主辦「2003北京北劇場台港小劇場戲劇藝術展演」活動,邀請包括外表坊時驗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金枝演社、身體氣象館、親愛的劇團以及香港三十路組6個戲劇團體演出。同時,主辦單位還特邀創作社大型音樂劇,黎煥雄導演的《地下鐵》作為特別演出。
◎年終,讀劇成熱門,由楊婉怡策劃《匠心讀劇祭2003》有聲劇本藝術節,是第一次由小劇場邀集、並以劇本為聚焦的主題藝術節。不久,綠光劇團也正巧主辦第一屆台灣國際讀劇節。

▓2004
◎第三屆女節共襄盛舉地慶祝第十屆皇冠藝術節,訂定「十全十、美女節」的主題。邀請美國知名的女性主義劇團「開檔褲」與六位國內女性編導,一起呈現各具特色的最新小品。
◎5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成立了全國第一所「美術行政與管理博士班」,也成立了以在職生為對象的「藝術行政暨管理班」。將以「為國家培養一批出色之美術界行政與管理方面之專業精英,以及高階主管或政務官」為目的,標舉出攻佔高階管理人才市場的意圖。
◎七月,文建會在阿扁總統參加行政院文建會大委員會,提出改造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做為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新科學園區」的最新計畫,取名為「新台灣藝文之星」,並新增納入流行音樂中心的規劃,園區總計投資金額82億元。消息發佈後舉世嘩然,文建會在並進一步提出相關說明與聲明,但似乎並未消除藝文界對整件計畫的質疑與對保存華山歷史建築群的疑慮。
◎9月,由國際知名藝術家蔡國強策展大型藝術展覽「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以金門特出的戰地環境背景與人文環境作為邀請各國當代藝術家及金門十八個學校,因時因地就碉堡為材做裝置藝術,參展藝術家之一導演蔡明亮在多年暌違舞台劇之後,於林厝砲指部巨型砲塢,以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花凋》作文本,創作劇場小品。
◎11月,一場由藝文界,跨領域交融二十個以上團隊近百人共同自主啟動的免費義演《水火祭‧特洛伊》凝聚藝文界的華山記憶經驗,為文建會倉促計畫「華山建高樓」,提出沈重質疑。
◎由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周慧玲策劃,全球第一個蒐羅台灣現代劇場表演媒體資料,經過完善規劃、費心轉錄珍貴影音檔而架設的「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網站,正式於二十三日舉行網路虛擬啟用典禮,透過與各劇團、創作者的提供,目前已取得上百筆影音資料授權。

RSS Feed

0 Comments for 行動實驗表演十年大事記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